王丽清;葛金玲;目的:研究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免疫及肠道微生态机制。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将40例外感发热患儿分为两组,对其粪便标本中的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和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DNA进行荧光定量,比较治疗前后菌群变化、血清C-反应蛋白等。结果:治疗组粪便标本中的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肠杆菌数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B/E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捏脊疗法可以提高以双歧杆菌为代表的厌氧菌数量,改善菌群分布结构,恢复机体的免疫屏障和化学屏障,使肠道定植抗力增强,抑制潜在致病菌群的增长,有维持局部免疫的功能,可以使小儿外感发热患者体温下降,症状改善。
2007年10期 No.190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454 ] |[引用频次: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