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晓宇;周星宇;
目的:基于隐结构模型结合关联规则探讨遗精的主要症状、证候要素及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自建库以来收录的有效治疗遗精的医案,对文献进行筛选后,运用Excel进行规范化处理。利用Lantern 5.0进行隐结构构建,采用Python对治疗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检索三大数据库后筛选得到139例医案。对症状分布分析发现,出现频次较高的是脉细、眠差、神疲乏力等;用药以牡蛎、龙骨、芡实为主;功效主要是补虚、清热及收涩。构建隐结构模型后分析发现,遗精的证候要素包括热、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湿等,证型包含肾阳虚证、气血两虚证、寒湿困脾证、肝肾阴虚证;治法分为温补阳气、益气补血、清热燥湿利水、滋阴、活血化瘀5种。中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支持度较高的药物组合是龙骨-牡蛎。结论:遗精病位主要在肝脾肾,属本虚标实之证,临证应辨证选取温补阳气、益气补血、滋阴、清热燥湿等方法治疗。
2025年05期 v.45;No.401 737-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1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张慧芳;王勤俭;
目的:观察筋骨消痛丸联合膝关节脉冲射频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100例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筋骨消痛丸外敷联合膝关节脉冲射频治疗,对照组给予膝关节脉冲射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IL-7R、IL-1β、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 receptor activating factor ligand, RANKL)、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 matrix protein, COMP)、骨保护素(osteopagin, OPG)、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typeⅡcollagen carboxyl end-terminal peptide, CTX-Ⅱ)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屈-伸活动角度、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分、膝关节运动功能Lysholm量表(knee motor function Lysholm scale, LKSS)、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及临床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1、TNF-α、IL-1β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IL-7R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RANKL、COMP、CTX-Ⅱ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OPG高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R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关节活动度高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WOMAC、临床症状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LKSS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骨消痛丸联合膝关节脉冲射频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可抑制炎症因子水平,调节机体骨代谢,减少患者软骨及滑膜损伤,缓解疼痛程度,提高关节活动度及关节功能。
2025年05期 v.45;No.401 74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杜昌鹏;冯涛聚;郭军婷;乔松彦;
目的:观察真武汤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阳虚血瘀水结型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在南阳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阳虚血瘀水结型CHF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存质量量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 MLHFQ)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NP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BN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F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大于对照组,且治疗组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LHF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武汤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阳虚血瘀水结型CHF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减轻患者心室压力负荷,提高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保护心肌细胞,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促进心脏康复。
2025年05期 v.45;No.401 749-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陶录岭;周先炎;牛耕;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4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失语患者9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语言康复训练配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联合针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波士顿诊断性失语评级(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 examination, BDA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语言功能评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水平,同时比较血清内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 SCFAs)、谷氨酸(glutamic acid, GLU)、γ-氨基丁酸(g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水平。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DAE分级中0级、Ⅰ级、Ⅱ级例数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自发谈话、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书写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各项语言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6、IL-1β、TNF-α低于本组治疗前,BDNF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CFAs、GLU、GABA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高于对照组的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失语,可通过改善患者各炎症因子水平及肠道菌群代谢来恢复患者语言功能,且临床疗效确切。
2025年05期 v.45;No.401 75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徐铭阳;姜钧文;
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治疗尚无统一标准。中医治疗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强调辨证论治,其证型主要有心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阳虚水泛证和气虚血瘀证等,常用中药有益气养心类(人参、黄芪)、温阳利水类(附子、桂枝)、活血化瘀类(丹参、川芎)和利水渗湿类(茯苓、泽泻);常用方剂有真武汤、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等,此类药物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利尿剂敏感性。但目前的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首先,缺乏以终点事件为疗效指标的远期预后研究,且缺乏中药治疗HF利尿剂抵抗的机制研究;其次,现有中医药临床研究多为小规模、小样本研究,且临床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体系方面缺乏系统中医诊疗规范,疗效缺乏统一评判标准。未来应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等方法,验证中医治疗利尿剂抵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制定中医诊疗指南,为充分体现中医药治疗优势提供理论基础及科学依据。
2025年05期 v.45;No.401 772-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7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 陆依萍;马迪;段凤梅;段秋言;陈龙满;王霞;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在其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AGEs通过多种途径导致肾脏损伤,包括直接损伤、与RAGE受体结合、促进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促进纤维化和足细胞损伤等,有可能成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标志物。现有研究表明,针对AGEs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抑制AGEs的形成和拮抗AGEs受体,包括氨基胍、植物成分、ACE抑制剂、sRAGE、抗RAGE抗体等。此外,抗氧化剂、改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等干预策略也有助于减轻AGEs的负面影响。目前,作用于AGEs的药物在动物实验中均取得较好效果,但在临床试验中的结果却不如人意,今后,需更深入研究AGEs的相关机制以加速临床药物的研制。其次,中医辨证分型尚缺乏统一标准,治疗方法个体差异性较大,需从中医理法方药理论体系着手,建立一套公认的辨证分型方案,加强对个体差异、疗效标准的研究及规范。再者,单纯依赖药物治疗可能无法全面解决AGEs相关疾病的复杂性,通过配合生活方式的干预将能更有效应对AGEs相关的疾病。未来的研究应聚焦于AGEs的临床应用及其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可行性,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
2025年05期 v.45;No.401 778-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 LE Thi Quynh;蔡永刚;任花梅;李玮琦;周友龙;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是常见的关节疾病,以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关节边缘的骨质增生为主要特征。当关节炎发病时,软骨下骨中破骨细胞活跃,骨重塑增加,软骨下骨板通透性增加,血管侵入软骨,出现血管新生,进而加剧炎症反应和软骨退化,加速膝骨关节炎的进展。基于血管再生机制,抑制软骨中的血管新生是目前的研究方向,通过阻断异常血管新生的过程,可保护关节腔内的稳定状态、减少促炎介质的释放、分解代谢酶的降解及调节生长因子的产生来延缓软骨破坏和退化的过程并且保护软骨自修复的环境、减轻滑膜炎症及疼痛。但目前的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1)机制复杂性:血管再生与KOA之间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血管新生、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周围炎症等多因素交织,使得精准干预变得复杂;(2)生物标志物缺乏:目前尚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的生物标志物来准确评估血管再生的活跃程度及KOA的进展阶段,限制了个性化治疗策略的制定;(3)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靶向抑制血管再生的药物可能带来全身性不良反应,如影响正常组织的血液供应,导致伤口愈合延迟或其他器官功能受损等;(4)长期疗效与安全性:尽管短期临床试验显示疗效确切,但长期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进一步验证,包括是否会引发耐药性或疾病反复发作等问题;(5)中西医结合的标准化:中西医结合治疗虽显示潜力,但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南,不同医生的处方差异大,影响了治疗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今后,应深入研究血管再生与KOA的相互作用机制,寻找并验证血管再生相关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建立中西医结合治疗KOA的标准化指南,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验证中西医结合治疗KOA的疗效和安全性。
2025年05期 v.45;No.401 788-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 汪满意;
瓜蒌薤白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具有通阳宣痹、宽胸散结之功效,是治疗上焦阳虚、痰浊痹阻型胸痹的经典方剂,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尤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具有显著疗效。本研究在深入研究瓜蒌薤白半夏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不足:(1)临床试验方面:许多临床研究存在样本量小、量化性差、科学说服力低等不足,且临床对药物疗效的判定尚无统一标准,因此,在未来的临床研究中,临床工作者需要引进循证医学手段并进行远期疗效观察,可结合人工智能,建立大型数据库,开展大数据筛查及靶点预测,开展大规模、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2)实验研究方面:心肌缺血动物实验模型与中医辨证理论下的“病-证”模型并不相符,未来在中医“证型造模”方面需进一步研究,以及在药物各成分剂量、毒理学等方面应进一步深入精准研究,以规范本方适应证提供科学依据;在药理学方面,可进一步在细胞、分子、基因层面开展深入研究。
2025年05期 v.45;No.401 796-8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李坤淋;沈查;凌雅;邓红艳;陈美玲;贺伟;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治疗过程中,肺康复扮演着关键角色,尤其在慢阻肺稳定期,肺康复能够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减轻呼吸道症状、提高活动耐量及生活质量,并有效降低住院率和病死率。中西医肺康复治疗技术各有特色,西医肺康复包括药物、氧气治疗、呼吸运动训练、健康管理等,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运动耐力;中医肺康复包括运动功法、针灸推拿、穴位贴敷、中药内服等,亦能取得很好的疗效。目前,慢阻肺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关于慢阻肺患者采用肺康复治疗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肺康复是一个长期治疗过程,大多患者由于认识不够未能坚持;肺康复技术操作未形成统一规范标准;地方医院对肺康复技术重视不够且未能推广;缺少相关临床试验及作用机制研究。因此,未来需要大样本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探索肺康复治疗慢阻肺的作用机制,以便更好地因人制宜开展选择肺康复技术;积极宣传推广肺康复,让更多的患者、医务人员认识其重要性,并付诸实践,以期让更多慢阻肺患者能够获益。
2025年05期 v.45;No.401 803-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38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