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

仲景学术

  • 从《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谈张仲景养生思想

    张楠;陈毅恒;刘朋良;刘贺轩;常耀元;许二平;

    《金匮要略》所载养生思想首重“未病先防”,强调“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脏腑调养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以整体观为指导思想,对疾病发病、预防、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护理等均作了原则性提示,具有纲领性意义。张仲景养生思想结合《黄帝内经》“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等理论,形成了脏腑传变防治观、经络气血调衡论及天人相应养生法,提出了内外兼修、防微杜渐、顺应自然、调和阴阳的养生原则。养生要点可概括为防病于先,早期干预;辟邪养正,顺应自然;饮食有节,调和五味;动形养生,导引通络;调神守法,精神内守;脾肾为本,固护为要6个方面。

    2025年07期 v.45;No.403 973-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经方研究

  • 经典名方小建中汤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郎燕;谢小峰;马小琴;尹亨通;李卫强;马丽杰;罗彦慧;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可视化方法分析经典名方小建中汤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自建库至2024年10月31日有关小建中汤研究的期刊文献。采用NoteExpress软件管理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其作者、机构及关键词,并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共纳入635篇文献,涉及1 446位作者,643个机构,1 709个关键词,发文呈波浪式上升趋势,发文最多的作者为周永学,发文较多的机构有山东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已形成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为核心的跨地域核心研究机构。高频关键词有中医药疗法、张仲景、临床疗效、消化性溃疡、经方等;关键词聚类揭示12个研究模块,共获得25个关键词突现词。结论:小建中汤联合穴位敷贴、温针灸的中医综合疗法和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今后研究趋势。

    2025年07期 v.45;No.403 97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4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 ]
  • 葛根芩连汤联合盐酸格列美脲片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湿热中阻证临床研究

    葛爱利;张强;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联合盐酸格列美脲片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湿热中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1月在安阳市中医院治疗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湿热中阻证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格列美脲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芩连汤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PG)、餐后2小时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R)、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 ISI)、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WC)、臀围(hip circumference, HC)、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 WHR)等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FPG、2 hPG、HbA1c、FINS、ISI、IR、BMI、WC、HC、W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FPG、2 hPG、HbA1c、FINS、ISI、IR、BMI、WC、HC、WHR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联合盐酸格列美脲片可明显改善肥胖型2型糖尿病湿热中阻证患者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脂肪分布。

    2025年07期 v.45;No.403 985-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理论研究

  • 脏气法时升降浮沉法中柴胡、升麻的应用

    汪燕红;崔丹阳;李鲲;姜淼;

    柴胡在外感疾病、胸满、关节性疾病以及头目疾病中均有应用,还可退肝胆之热,疗妇人之疾;升麻苦寒,对于热性疾病如口疮,咽喉肿痛等均有疗效,还可用于头痛、疮疡类疾病以及腹痛、妇人病的治疗。李东垣基于脏气法时升降浮沉理论,认为二者功善宣发,有生、升之性,在春季能行春升之令,升发少阳之气;夏月之升麻性寒凉而补庚金、行阳道、使清气出地而上行,柴胡能补上焦之气,善从阴引阳,使诸经右迁,升发阴阳之气;而当秋燥之时,升麻又能以味辛而泻其风热;冬令寒水升,既能用柴胡升发火郁,解脾胃肌肉间热,散手足阳明经邪,又能助阳以及理胁部疼痛。

    2025年07期 v.45;No.403 989-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圆运动理论探析中风病因病机

    马淑娟;张金生;

    基于圆运动理论,凡是造成圆运动不圆的因素皆可诱发中风,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一为本气自病,即人体五脏、六气、十二经圆运动不圆,如木不升发、金不凉降、火不宣通、水不封藏、中不运化等,导致四维升降失宜、中土斡旋失机,圆运动中任何一个节点功能的太过、不及、阻滞、虚弱、失位均会造成人体自身六气失常,此为中风根本病机;二为时令异常,六气各司四节,运动一周为一岁,当自然六气失常,诱发人体六气圆运动功能失常或者直中六经,也可导致中风的发生,如大寒至惊蛰,厥阴风木之气太过,木旺克土,土郁不运,可诱发或者直接导致人体肝升、土运的功能异常,诱发中风。在实际的病理过程中,中气失司、肾水不藏、风木不畅、相火不降、肺金不降、心火失能这六个病机可单独存在,也可同时存在,所以在临床治疗中,不应拘泥于单个症状或者证候,应整体把握病机,多环节考虑。

    2025年07期 v.45;No.403 995-10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渍汗达邪法论治痹病

    于盈盈;张雪;侯宏理;

    痹病为风寒湿邪痹阻肌表、入经陷络、滞留肌骨关节、胶结日久而成。痹病初期,病邪在表在卫,当解表达邪,防邪内陷,祛除风寒湿之邪。汗法为重要治法,通过发汗使营卫条达,风寒湿邪随汗而解,但应用过程中需权衡邪之主次,勿犯虚虚实实之戒,把握用药时机及应用禁忌,重视汗法力度,注重培补脏腑阴阳气血之不足。具体用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宋代以前,常以麻黄、桂枝、防风、花椒、生姜等为主,药性多辛温,微发汗以散寒除湿、宣通开痹,配合甘草、大枣、芍药、黄芪、白术、附子等补虚温里、调和营卫,并防发汗耗伤阴液气血;宋代以后,虫类药、藤类药等祛风湿、强筋骨、清热消肿、搜风通络药物出现,可选择药物种类较多,多在痹病中后期应用。应用时当审查病机,精准辨证及治疗。如能在痹病初期即截断病势,则可防止病情入里。

    2025年07期 v.45;No.403 1001-10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款冬花本草考证及应用价值探讨

    娄钰杰;娄永亮;

    款冬花的别名多达几十种,大多以其生长环境、开放时节及其形态命名,在各地区可能命名不一,中药材标准名称只有款冬花。其味辛性温,无毒,入肺经,善降气纳喘、润肺祛痰,以治疗肺部疾病为主,其他功效有待临床证实。在方剂配伍中,款冬花润肺力强,祛痰力弱,紫菀祛痰力强,润肺力弱,故款冬花常与紫菀相须为用,润肺化痰。含款冬花的方药中,射干麻黄汤治疗因外感风寒而致肺气失宣、水饮内发、痰气互结之肺部咳喘疾病;款冬花煎治疗久咳肺虚,或新病咳嗽兼有痰饮之证;九仙散治疗肺虚久咳、气阴两伤之证。款冬花的常用炮制方法有净制、蜜制、甘草水制,蜜制可以增强其润肺止咳功效,甘草水制可加强其清热祛痰之功。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款冬花的活性成分大多为款冬花酮、黄酮类、酚酸类以及生物碱类,除去止咳化痰的功效,还具有控制血糖、抗凝血、抗炎、抗癌、保护神经细胞等作用。

    2025年07期 v.45;No.403 1005-10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五行学说探讨心源性胸腔积液病机与治法

    杨一辉;林丽萍;黄飞翔;

    心源性胸腔积液病位在心,但肝为心之母,脾为心之子,肺为心所胜,同时肝肺又是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肝从左升、肺从右降,气机升降失调出现津血运行不畅,导致水饮内生,发为心源性胸腔积液,故基于五行学说的心源性胸腔积液病机有:五行相侮——肺气失调,侮于心火;五行相乘——心火偏亢,乘于肺金;子病及母——心气亏虚,肝气失疏;母病及子——心气亏虚,脾失健运。治应宣肃肺气,敛降右气,药用杏仁、代赭石等,少佐温补心阳药物,制约肺金宣发太过导致肃降不及;疏肝理气,升调左气,可在参附汤合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基础上加入柴胡、木香、白芍、川芎等疏肝药物调理气机;补气健脾,升降有序,可以归脾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肝脾失和者加黄连、黄芩、干姜,肺脾失调者加葶苈大枣泻肺汤。

    2025年07期 v.45;No.403 1010-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名老中医经验

  • 郑玉玲运用养阴清鼻汤治疗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经验

    李小青;朱燃培;郑玉玲;

    郑玉玲教授认为,鼻咽癌放射治疗与温病外感相似,又与温病逐层深入发病有所不同,放射线可直达机体内部,多表现为卫气营血并病。放射线属火热之邪,易耗伤气阴,损及肺、肝、脾三脏,久则及肾。脏腑亏虚,虚火上炎,熏蒸口鼻,络伤肉损,瘀热阻络,迁延不愈。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以瘀热结聚于局部为标,脏腑气阴亏虚、失于濡养为本,治以益气养阴为主,清热通络为辅,以养阴清鼻汤为基础方,燥热伤及肺胃阴分者可合用沙参麦门冬汤;热入营血者,栀子改用炒黑制法,也可加用槐花炭、黄芩炭等收敛凉血止血药物;口鼻黏膜溃烂者,可加苍耳子、白芷通鼻窍,散热毒,严重者可合用五味消毒饮;口腔溃烂疼痛可加用延胡索、三七止痛;放射治疗后期味觉受损,已到脾虚阶段,当加用党参、白术等补益脾胃药物助胃气恢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治疗各阶段均可表现为热证,当辨清虚火与实火,虚者补之,实者泄之。此外,注重口腔卫生、加强营养支持、及早进行口腔功能锻炼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至关重要。

    2025年07期 v.45;No.403 1014-1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 张怀亮对相火理论的应用与发挥

    闫东艳;刘贯华;张怀亮;

    张怀亮老师认为,相火生于命门之火,上寄于心包络,下寄于肾,与君火息息相通,循三焦之道通达五脏六腑。三焦是相火的运行通道,相火亦是三焦气化的参与者,如果三焦通道受阻,则可影响相火的运行及功能发挥,从而诱发一系列病症。相火下寄于肾,为水中之火、龙雷之火,相火宜潜藏不宜僭越,潜则化无形之元气,越则伤有形之脏腑,而为病理之相火。宜采用滋阴降火法治疗肝肾不足,相火旺盛之证,方用知柏地黄汤,若相火旺盛明显,可用当归六黄汤,若同时合并肾阳不足,可用二仙汤;采用纳气归肾法治疗相火妄动证,方用封髓丹;采用温肾潜阳法治疗肾中水寒,相火浮游于上而不归其宅之证,方用潜阳丹;采用引火归元法治疗“火不归元”“龙雷之火”上燔之证,方用引火汤。若辨证为相火妄动之证,但应用上方治疗效果差者,可考虑该相火为三焦通道受阻所致,可应用张教授经验方畅达饮,使三焦畅通,相火归位。

    2025年07期 v.45;No.403 1019-1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 李兴培治疗宫颈癌用药规律

    何顺利;李兴培;秦毅;

    目的:总结全国名中医李兴培教授治疗宫颈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李兴培教授临床治疗宫颈癌的用药处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组方规律及新处方探索等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录入185首符合标准处方,含190味中药,其中北沙参使用频次最高,其次为甘草、全蝎、薏苡仁、蛇莓、白术等;寒性药物使用频次最高,其次为平性药物、温性药物、凉性药物,最后是热性药物;归经以胃经、肝经、肺经、脾经为主;常用的5组药物组合为天冬-北沙参、白术-甘草、白术-北沙参、白术-薏苡仁、白术-蛇莓;关联性最强的前5位药物组合为天冬→北沙参,鱼腥草→北沙参,蜈蚣→全蝎,天冬、白术→北沙参,天冬、甘草→北沙参;可得到5个潜在新方组合。结论:李兴培教授治疗宫颈癌以扶正消积、益气解毒为主。

    2025年07期 v.45;No.403 1023-1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 ]
  • 蔡小平治疗食管癌经验

    张俊萍;魏征;

    蔡小平教授认为,食管癌的主要病机为“精血干枯、瘀毒内结”,并提出了“瘀毒致病”学说。在治疗上,蔡教授强调应将化瘀解毒贯穿始终,善用石见穿、威灵仙等药物,并配合院内制剂解毒散结胶囊加强疗效。同时,蔡教授重视虫类药物的应用,如全蝎、蜈蚣、壁虎、僵蚕、水蛭、乌梢蛇等,以通络祛瘀。在方药选择上,蔡教授灵活运用启膈散加减,并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进行调整。此外,蔡教授强调在治疗的过程中应顾护脾胃,扶正培本,根据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以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改善预后。

    2025年07期 v.45;No.403 1029-1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 宫成军基于“久病入络”理论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

    周钰;马晓燕;宫成军;

    宫成军教授认为,糖尿病肾病病机为络虚邪瘀,络虚为阴阳两虚,肾络虚损,邪瘀为痰、湿、瘀等标实阻滞肾络,致气血运行不畅,络脉瘀阻,络虚与邪瘀互相影响。糖尿病肾病早期,气阴两虚、肾络瘀滞,治以益气养阴为主,佐以化瘀通络,以改善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常用黄芪、生地黄、熟地黄益气养阴,丹参、刘寄奴、鬼箭羽活血通络;中晚期气血阴阳俱虚、肾络瘀结,此时应益气养血、平衡阴阳、活血通络以延缓水肿、蛋白尿的出现,可采用温阳降浊通络法、益肾固摄活血通络法、补脾益肾通络法等,自创益元饮补脾益肾,加用虫类、藤类药物通肾络、疏瘀滞、搜风剔络、通利血脉。

    2025年07期 v.45;No.403 1034-1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经典名方信息考证

  • 经典名方失笑散关键信息考证

    樊中瑶;靳紫玲;马力杰;郎燕;罗彦慧;李卫强;孙灵芝;

    目的:对失笑散关键信息进行全面深入梳理与总结,为其临床应用与现代研发提供文献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宋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医学典籍,使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对失笑散来源、药物组成、方义、主治、炮制、服用剂量、煎服法及用药禁忌等进行系统探究与分析。结果:(1)该方首次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由蒲黄与五灵脂组成。该方曾出现“断弓弦散”“紫金丸”“失笑丸”等别名及诸多衍生方;(2)历代对于失笑散方义及主治功效较《局方》有所延伸,蒲黄化瘀止血,五灵脂活血止痛,主要用于治疗瘀血阻络不得疏散引起的各种痛症;(3)经古代文献及现代临床研究统计分析,蒲黄与五灵脂两味药剂量比例多为11,临床用量以8 g左右为宜;(4)历代医籍记载失笑散炮制与煎煮法总体与《局方》相似,但在细节上存在差异;(5)关于禁忌事项,本方不适用于无瘀血症状的患者,孕妇、脾胃虚弱者、月经期患者应谨慎使用。同时,本方亦不宜与人参同用。结论:失笑散来源、药物组成、方义、主治、炮制、服用剂量、煎服法及用药禁忌等关键信息明确,可为该方的临床应用与现代研发提供文献基础和理论依据。

    2025年07期 v.45;No.403 1038-1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杏林青苗

  • 高萍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

    邹善思;王涛;高萍;

    高萍老师认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基本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4类,邪实则以血瘀、毒聚为主;病位涉及人体各脏腑,尤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病机为肺、脾、肾三脏亏虚,使气、血、津、液生成不足,运行无力,久致瘀、毒互阻,而血瘀、毒聚加剧脏腑亏耗,形成恶性循环。治应劳者温之,以温肺固表为先,温脾和胃为要,温肾培元为重。病邪在表者,汗而发之,方用人参败毒散、参苏饮、玉屏风散等温肺补养、解表散寒;病邪在里者,责之内虚,常用黄芪建中汤、桂枝人参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温肺益气、甘温除热。温脾和胃方用理中汤、厚朴温中汤、香砂养胃丸;温肾培元方用肾气丸、右归丸、地黄饮子等,总以温补肺、脾、肾为主,结合病性、病期,综合辨治。

    2025年07期 v.45;No.403 1048-1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中原医学流派

  • 齐鲁正骨海曲流派发展源流

    张雪;李越;王明亮;尹世昌;王功国;

    海曲正骨为齐鲁正骨流派的重要分支,经过不断传承、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海曲正骨流派,具有代表性的是起源于元朝大德年间的牟氏正骨,其以“手法正骨,配合中药治疗”为诊疗方法,独特有效。明清时期,骨伤疾患多发,骨伤名医就地取材,创立了以海洋草药外治配合手法整复治疗骨伤疾患的方法,出现了以安守绪、牟耜、李廷祺、李建中为代表的医家,他们著书立说,为中医骨伤文化传承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现在,以日照市中医医院骨伤科为代表的海曲流派,在诊疗过程中注重辨证施治和整体观念,在急性创伤中强调祛瘀血、通血脉,在慢性骨伤疾患中以补肝肾、强筋骨为基石,兼顾“祛湿通络、坚骨强筋”,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研制出消肿止痛纱、清热化腐生肌膏、补肾壮骨膏、杜仲补肾壮骨颗粒、全带药杉树皮夹板手法整复外固定等中医骨伤药物与技术,已应用于临床并治愈大量患者,且在积极发展中医的同时,引进和应用现代医学技术,实现中西医结合发展。今后,应加强中医骨伤文化的宣传与普及,加强中医骨伤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注重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学术及临床应用创新。

    2025年07期 v.45;No.403 1052-1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7K]
    [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实验研究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鸦胆子抗食管癌、胃癌、肝癌及肺癌的共性干预机制研究

    王高举;周建华;方艳;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鸦胆子抗食管癌、胃癌、肝癌及肺癌的主要成分、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阐释其共性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筛选鸦胆子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在GeneCards及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 OMIM)中搜索食管癌、胃癌、肝癌及肺癌的相关靶点,并筛选出四种癌症的共有靶点;将共有靶点与鸦胆子化合物靶点取交集,筛选出鸦胆子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及肺癌的潜在靶点;采用Cytoscape 3.10.2构建潜在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并采用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将鸦胆子的主要活性成分与鸦胆子抗食管癌、胃癌、肝癌及肺癌的共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鸦胆子筛选得到15个化合物,主要活性成分2个(木犀草素、β-谷甾醇),作用靶点73个。食管癌相关靶点7 227个,胃癌相关靶点12 919个,肝癌相关靶点16 868个,肺癌相关靶点20 846个,四者共有的靶点为5 458个,与鸦胆子活性成分的共同靶点63个。PPI分析筛选出5个共同核心靶点为AKT1、MAPK1、BAX、TP53、CDKN1A。GO分析得到生物学过程2 001个,分子功能110种,细胞组分76种;KEGG分析得到99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鸦胆子主要活性成分木犀草素、β-谷甾醇与上述5种共同核心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并且结合体构象稳定。结论:鸦胆子对食管癌、胃癌、肝癌及肺癌具有潜在共性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活性化合物木犀草素、β-谷甾醇作用于AKT1、MAPK1、TP53、BAX、CDKN1A等靶点,调节PI3K-AKT、p53、细胞凋亡等多种信号通路发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等作用有关。

    2025年07期 v.45;No.403 1056-1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0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网络药理学阐释补中益气汤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机制

    李坤;刘林;蔡树玲;张继海;刘爱芹;高坤;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阐述补中益气汤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搜索补中益气汤中各药物的活性成分,并于Swiss Target Prediction网站筛选对应靶点,使用Cytoscape 3.10.2构建“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网络。通过DisGeNET在线疾病数据网站搜索ALS疾病相关靶点。通过Venny2.1在线工具获取补中益气汤活性成分相关靶点及ALS疾病靶点的交集,即为补中益气汤治疗ALS的潜在靶点。将潜在靶点上传至STRING网站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 PPI)网络,并利用Cytoscape 3.10.2软件进行拓扑分析筛选重要靶点。将潜在靶点上传至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补中益气汤中共有161个活性成分和249个相关靶点,“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网络筛选出有效成分51种。ALS疾病相关靶点1 114个。将ALS相关靶点与补中益气汤靶点导入在线工具Venny2.1,绘制Venn图,获得96个补中益气汤治疗ALS的潜在靶点。PPI网络分析得到20个核心靶点,包括IL-6、TNF、AKT1、IL-1β、TP53、BCL2、CASP3等。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潜在靶点主要富集在对激素的反应、对细胞分化的负调控、对无机物质的反应等生物学过程,核膜、囊泡腔(vesicle lumen)、膜筏(membrane raft)等细胞组分及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蛋白质同源二聚体活性、细胞因子活性等分子功能上。KEGG分析显示潜在靶点主要富集在癌症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MAPK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等。结论:补中益气汤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对ALS发挥抗炎、抗氧化、缓解神经元损伤的潜在治疗作用。

    2025年07期 v.45;No.403 1064-1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5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临床研究

  • 辨体调质联合养荣长春膏治疗阴虚质绝经综合征20例

    张晓静;季德江;伍泽琦;冯亚宏;杜翠忠;王淑斌;

    目的:观察辨体调质联合养荣长春膏治疗阴虚质绝经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绝经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A和观察组B,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坤宝丸治疗,观察组A给予养荣长春膏治疗,观察组B给予辨体调质联合养荣长春膏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雌二醇(estradiol, E_2)]及神经内分泌因子[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β-内啡肽(β-endorphin, β-EP)、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 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变化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烘热汗出、面色潮红、自汗盗汗等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B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A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治疗后FSH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观察组A,E_2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观察组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NE、CGRP、β-EP及5-H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治疗后NE、CGRP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β-EP、5-H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体调质联合养荣长春膏可明显改善阴虚质绝经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并能调节其激素水平及神经内分泌因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5年07期 v.45;No.403 1073-1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疏肝化瘀通窍汤联合揿针治疗肝火上扰型突发性耳聋

    李瑞成;马鸿祥;马建业;

    目的:观察疏肝化瘀通窍汤联合揿针治疗肝火上扰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肝火上扰型突发性耳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倍他司汀片和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肝化瘀通窍汤联合揿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主客观听力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情绪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评分]评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有效率为79.07%,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耳聋、耳鸣、头痛或眩晕、焦躁易怒和口苦咽干等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纯音听阈均值和不同频率Chirp-ABR阈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耳声发射通过率为81.40%,对照组耳声发射通过率为58.14%,研究组耳声发射通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SAS评分和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化瘀通窍汤联合揿针治疗肝火上扰型突发性耳聋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患者听力,缓解其焦虑情绪。

    2025年07期 v.45;No.403 1079-1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益气化瘀汤合沙参麦冬汤辅助化疗治疗气阴两虚型肺癌

    李红珂;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汤合沙参麦冬汤联合化疗治疗气阴两虚型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气阴两虚型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汤合沙参麦冬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的5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高于本组治疗前,CD8~+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汤合沙参麦冬汤联合化疗治疗气阴两虚型肺癌,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证候,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并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5年07期 v.45;No.403 1086-10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联合中药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李道五;乐一萍;宋明霞;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敷贴联合中药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慢性支气管炎肺肾两虚证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注射治疗,连续治疗2年,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咳嗽、咳痰、胸闷、气短、乏力积分及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8.00%,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且治疗组治疗后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敷贴联合中药穴位注射可明显改善慢性支气管炎肺肾两虚证患者症状。

    2025年07期 v.45;No.403 1091-1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0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消瘿方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所致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甲状腺结节临床观察

    马秀;陈伟;王璐璐;

    目的:观察消瘿方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 HT)所致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亚临床甲减)合并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新沂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和中医科门诊治疗的肝郁脾虚型桥本甲状腺炎亚临床甲减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优甲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消瘿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激素(free three iodine thyroid hormone, FT3)、游离四碘甲状腺激素(free four iodine thyroid hormone, 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ies, TgAb)、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 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 TPOAb)、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有效率为82.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甲状腺结节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T3、FT4、TSH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POAb、TgA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瘿方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亚临床甲减合并甲状腺结节疗效较好,能有效缩小结节,稳定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抗体滴度。

    2025年07期 v.45;No.403 1095-1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湿疹柏参方溻渍治疗湿疹

    宣文豪;施舍;朱三菊;

    目的:观察自拟湿疹柏参方溻渍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3月在上海沪东医院治疗的湿疹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卤米松乳膏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湿疹柏参方溻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3~+、CD4~+、CD8~+、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IL-8、IL-10、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量表(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LI-74)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有效率为69.09%,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皮损状态、皮损面积、瘙痒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IL-6、IL-8、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GQ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瘙痒症状消失时间、皮损消失时间、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湿疹柏参方溻渍治疗湿疹疗效确切,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和炎症反应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5年07期 v.45;No.403 1101-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针灸与推拿

  • 接气通经法针刺联合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肌电图指标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崔盼;吴俊平;常陆;

    目的:观察接气通经法针刺联合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肌电图指标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4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训练组和针刺组,每组53例。两组均给予高频小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治疗,训练组给予呼吸肌训练,针刺组给予接气通经法针刺联合呼吸肌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 SAA)评分、进食评估问卷调查工具-10(eating assessment tool-10,EAT-10)评分、吞咽生命质量量表(swallowing quality of life scale, SWAL-QOL)评分、舌骨肌群肌电图参数、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神经丝蛋白轻链(neurofilament protein light chain, NF-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营养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SAA评分、EAT-10评分均低于治疗前,SWAL-QO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针刺组优于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舌骨上下肌群的吞咽时程降低,舌骨上下肌群的最大波幅值升高,且针刺组优于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DNF、BDNF低于治疗前,NF-1高于治疗前,且针刺组优于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健侧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 thickness, TSF)、健侧上臂中部肌围(arm muscle circumference, AMC)、总蛋白(total protein, TP)、白蛋白(albumin, ALB)高于治疗前,且针刺组高于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吸入性肺炎、误吸、呛咳、颈部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气通经法针刺联合呼吸肌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肌电图、营养状态、吞咽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5年07期 v.45;No.403 1107-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 针刺放血治疗喉罩全麻术后急性咽喉痛

    朱建坡;张怡;程志芳;

    目的:观察针刺放血治疗喉罩全麻术后急性咽喉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喉罩全麻下行乳腺手术且出现急性咽喉痛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在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同时结合穴位按摩,治疗组在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同时联合少商、商阳穴针刺放血疗法。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T0)、治疗后即刻(T1)、治疗后2 h(T2)、治疗后6 h(T3)和治疗后24 h(T4)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 VAS)和中医证候积分,检测两组患者T0及T4期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WBC)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期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一般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T0比较,治疗组其他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VA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1、T2、T3、T4期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同期对照组,且治疗组T4期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其他时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BC和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放血疗法可有效缓解喉罩全麻术后急性咽喉痛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症状。

    2025年07期 v.45;No.403 1114-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文献综述

  • 针灸改善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李慧鑫;贾美阁;杨真真;于冬冬;

    针灸可促进造血功能恢复,提升白细胞数量;调节胃肠道神经递质,减轻化疗药物对胃肠道黏膜的损伤,促进消化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食欲与生活质量;调节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促进免疫功能恢复,降低感染风险;调节肝肾细胞炎症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保护肝肾组织,减轻肝肾系统损伤;调节生殖细胞凋亡相关因子,保护精子与卵子正常发育,改善生殖功能。针灸改善化疗所致造血系统疾病以益气补血、扶正培元为治疗原则,多选取督脉、足太阴脾经、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等经络的腧穴进行针刺。针灸治疗化疗所致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原则为健脾和胃、益气养血,选取的穴位多为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腧穴,如中脘、足三里、天枢、公孙等。针灸治疗化疗所致免疫系统疾病以益气固表、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常选用足阳明胃经、任脉、督脉等经络的穴位,如大椎、足三里、关元等。针灸治疗化疗所致肝肾系统疾病遵循滋补肝肾、调理气血、扶正祛邪的原则,常选取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等经络的腧穴,如太溪、太冲、肝俞、肾俞、关元、气海等穴最为常用。针灸治疗化疗所致生殖系统疾病以健脾益肾、扶正固本为治疗原则,常选用足少阴肾经、任脉、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等经络的穴位,如肾俞、关元、太溪、三阴交、归来等。在临床应用中,针灸治疗以扶正为主,选取相应经络和穴位进行针刺、艾灸、穴位贴敷等综合疗法,改善化疗所致各系统不良反应,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但针灸改善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仍需进一步研究完善。

    2025年07期 v.45;No.403 1120-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 中医药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研究进展

    许洋;庄海涛;刘玉才;

    中医药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术后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机体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时间,降低肿瘤复发及转移率,减轻化疗相关的不良反应,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癌因性疲乏,治疗术后咳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的研究尚有以下不足:(1)对于NSCLC中医诊断、辨证分型、治疗法则及疗效评价,还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2)中医药治疗NSCLC的确切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缺乏更全面、深入研究;(3)现有的临床研究大多采用小样本量、独立的研究,尚缺乏大样本量、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4)目前中医药综合治疗NSCLC的临床研究结果主要基于短期疗效,缺乏长期疗效的研究。因此,今后应制定科学、符合中医理论的诊疗规范,深入阐明中医药治疗NSCLC的分子机制,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患者进行随访,为NSCLC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更充分依据。

    2025年07期 v.45;No.403 1127-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 《河南中医》稿约

    <正>《河南中医》(CN 41-1114/R,ISSN 1003-5028)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第一批科技类学术期刊,以探讨中医理论、报道临床经验、发表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发展中医事业做贡献为办刊宗旨。读者对象为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的科学研究、教学及临床工作的专家学者。本刊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设有“仲景学术”“经方研究”“理论研究”“杏林青苗”“时疫论治”“经典名方信息考证”“历代名医及其著作”“名老中医经验”“中原医学流派”“实验研究”“临床研究”“针灸与推拿”“文献综述”等栏目。1.基本要求来稿要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名词术语规范,标点符号正确。凡涉及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的文稿,均应由单位签章以证明内容属实,并提供原始数据;临床研究类论文需提供伦理学审查相关文件。2.题目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一般不超过20个字。题名应尽量避免使用字符、代号、简称、俗称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也不应将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

    2025年07期 v.45;No.403 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