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

仲景学术

  • 宋代伤寒研究方法对伤寒流派形成之影响

    程传浩;吕婧岩;

    宋代医家在研究《伤寒论》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重订法、增补法、注解法、专题研究法等,重订法是指对《伤寒论》条文重新归纳、整理的研究方法;增补法是指在《伤寒论》原文基础上进行增补的研究方法,包括增补前人经验、个人续作两个方面;医家对《伤寒论》的注解与阐释,渐渐形成了“以文解论”“以经释论”“以注解论”“以心解论”“集注法”等多种注解方法;依据《伤寒论》诊法、治法、方药、医案等研究对象不同,区分不同专题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为“专题研究法”;发挥法是不局限于《伤寒论》原文,专论、阐发伤寒病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内容的研究方法。这些思路与方法为后世的伤寒研究提供了更多方向与可能,后世医家或沿袭宋人成法,或有突破创新,或批判、扬弃,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伤寒流派,分别为重订派、增补派、注解派、证候派、经方派等。探讨宋金伤寒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对厘清伤寒学术脉络及其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5期 v.45;No.401 649-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 ]

经方研究

  • 基于CiteSpace分析旋覆代赭汤研究趋势及热点

    程东仙;司娜娜;康佳;赵青雨;李嫚;孙灵芝;李卫强;郎燕;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对旋覆代赭汤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深入挖掘研究现状并探讨其研究热点。方法:计算机检索自建库至2024年2月1日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等数据库收录的有关旋覆代赭汤的相关文献。采用NoteExpress软件合并剔除重复文献,采用CiteSpace 6.3.R6软件对年度发文量、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纳入文献878篇,涉及220种期刊,其中发文最高的期刊为《光明中医》;涉及作者1 589位,其中作者发文量最大的是袁红霞;涉及发文机构874家,其中发文量最大的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纳入关键词共260个,“旋覆代赭汤”出现频次及中心性最高,其次为“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药治疗”“治疗效果”“呃逆”,从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分析可见,目前该方的研究内容集中在临床治疗相关疾病,主要有反流性食管炎、呃逆、胃食管反流病、呕吐等。结论:旋覆代赭汤主要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呃逆、呕吐等,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旋覆代赭汤的临床应用范畴及治疗效果,通过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探讨药效成分及通路以阐明作用机制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2025年05期 v.45;No.401 653-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8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 ]
  • 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研究

    张海军;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26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肩手功能损伤评分、舒适度评分和血清学指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血清缓激肽(bradykinin, BK)、P物质(substance P,SP)]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3.65%,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手指肿胀、肢体疼痛、感觉减弱、舌淡苔薄、半身不遂和脉弦滑等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感觉、自主神经、运动等肩手功能损伤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理、心理精神、环境、社会文化等舒适度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GRP水平高于本组,BK和SP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肩手功能损伤程度,并提高生活舒适度。

    2025年05期 v.45;No.401 661-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0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 ]

理论研究

  • 从“骨络疏失”论治老年骨质疏松症

    郭冰玉;许成勇;李彦;谢一涵;李佳航;黄振俊;

    骨质疏松症病位在骨,根本在肾,老年人肾气虚衰,真阴真阳亏虚,导致骨髓化源不足,对骨骼的滋养能力减弱,络脉必亏,肾气虚衰,气络不充为发病基础。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使,气虚则血虚,骨络窄小微细,血液亏虚,凝聚成瘀,瘀血阻塞不通,气无以流通,久而耗气伤血,导致络中瘀血再生,瘀血与气虚、血虚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致病情缠绵难愈。骨络数量减少或形态变细,即为骨络疏,骨络疏进一步发展,则成为骨络失。治疗应在补益肾精的同时,畅通血络、恢复络脉正常功能,骨络疏时可侧重于活血法,以促进瘀血阻塞的血管再通;骨络失时可采用补肾法,以改善骨络之失,方常用滋肾骨康丸加减。

    2025年05期 v.45;No.401 667-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苦欲补泻”理论探讨温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李鹏;吴鑫;李玲;李菁;黄柳向;

    溃疡性结肠炎核心病机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脾病则湿邪内生,导致体内湿气滞留,影响肠胃功能;肝病则气机失调,导致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进一步影响肠胃功能;肾病则阳气不足,导致脾阳不足,肠道功能失常。因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恢复肝脾肾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甘温药物补益脾气,可恢复脾脏的运化功能,同时缓解肝气郁结,调理肝脾失衡;辛温药物则可疏散肝气,调节气机,且有助于补益肾阳;苦温药物燥湿温阳,可祛湿散寒,防止寒湿内滞。诸药共用,共奏温阳、祛湿、调气之功效,恢复肝脾肾的正常生理功能,但使用时应清温并用、和调寒热,且不可专用温补之剂,需配伍行消开导药物。

    2025年05期 v.45;No.401 671-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经典名方信息考证

  • 经典名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古今文献考证

    王永利;李蒙;林俊佐;聂莎;陈两广;王嘉伟;陈嘉祺;汤鹏飞;唐耀平;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系统梳理经典名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古籍与现代文献,探究其历史沿革,确定关键信息,并分析现代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古籍文献分析:从爱如生中医典海、海外中医古籍库等数据库中检索1911年以前成书的中医古籍,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及其相关关键词进行检索,最终纳入21部有效古籍。现代文献分析: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等数据库,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及其同义词为主题词或关键词,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4年7月。结果:本研究涉及古籍文献63部,最终确定有效古籍21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后世医家对其记载基本遵循原方,主要用于治疗“宿有喘病,又感风寒而见桂枝汤证者;或风寒表证误用下剂后,表证未解而微喘者”,通过解肌祛风、降气定喘的作用来治疗相关病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由桂枝、甘草、生姜、芍药、厚朴、杏仁、大枣7味药组成,但不同书籍记载的剂量存在一定差异。现代临床应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广泛应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如急性心力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作为经典名方,其历史沿革清晰,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

    2025年05期 v.45;No.401 674-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8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杏林青苗

  • 火龙罐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老年心肾不交型不寐临床观察

    刘媛;李宸芮;吴毅明;

    目的:观察火龙罐联合耳穴压豆法治疗老年心肾不交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心肾不交型不寐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黛力新治疗,治疗组给予火龙罐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 ISI)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量表评分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ISI评分、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烦、入睡困难、头晕、耳鸣等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潮热盗汗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6.20%,对照组有效率为65.51%,治疗组有效率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龙罐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老年心肾不交型不寐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症状。

    2025年05期 v.45;No.401 682-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7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法象思维挖掘种子及成熟果实类中药治疗不孕症的用药特点

    刘妍;王浩贤;李香玉;孙烁;李久现;

    目的:挖掘种子及成熟果实类中药治疗不孕症的用药特点。方法:检索近5年收录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中含种子及成熟果实类中药治疗不孕症的有效方剂,按照《中药学》《中华本草》对中药名称进行规范。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5软件对中药的频次、性味归经、功效进行统计分析后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挖掘常用药对及核心组方。结果:本研究纳入文献222篇,收集方剂319首,使用中药251味,总用药频次4 252次。种子及成熟果实类中药43味,其用药频次为755次,占总频次的17.748%,以味甘性温为主,主归肾、脾经。高频种子及成熟果实类中药有菟丝子(220次)、枸杞子(109次)、女贞子(72次)等,用药频次≤5次的中药有18味。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常用药对为菟丝子-当归。将纳入的319首方剂进行聚类分析得到3个核心组方。结论:基于法象思维提示补肾为治疗不孕症的根本治则,辨治不孕症应注重疏肝补脾益肾,尤重温补,临床多采用补虚、活血化瘀、理气进行辨证治疗。

    2025年05期 v.45;No.401 687-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李留霞分型论治糖尿病肾病经验

    李明;马媛媛;

    李留霞主任医师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病,一方面,责之于先天禀赋,禀赋不足,肾气亏虚,酿成肾消;另一方面,饮食因素在本病的发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阴虚燥热为其基本病机,病位责之于肾。李留霞主任医师认为,临床上应该动态把握糖尿病肾病病机,糖尿病肾病病机复杂,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本虚标实,本虚以肾阴虚、脾肾气虚、脾肾阳虚为主,邪热、湿、浊、瘀等为病理产物,将糖尿病肾病分为肾阴亏虚兼浊热证、脾肾气虚兼浊湿证、脾肾阳虚兼浊瘀证三个证型治疗,方用知柏地黄汤合升降散加减、脾肾双调汤加减、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李留霞主任医师治疗糖尿病肾病时,不仅给予患者汤药,而且会配合中药直肠滴入以增加疗效,此外,补泻兼施,标本兼顾,重视浊邪理论,总结出治浊五法,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提高治疗疗效。

    2025年05期 v.45;No.401 694-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名老中医经验

  • 李建生从“尘痹肺络、积损伤正”论治尘肺病经验

    王慧娟;赵虎雷;牛玉格;

    李建生教授认为,尘肺病的核心病机为“尘痹肺络、积损伤正”,即尘邪燥毒痹阻肺络,导致肺脾肾渐虚,进而产生痰湿、血瘀,最终导致病情加重。基于此病机,李教授提出了“补虚、润燥、化痰瘀、消瘀结”的治法,并研制尘肺病专方——养清尘肺方和金水尘肺方。此外,他还引入了呼吸导引操,以扶正通络。基于核心病机,李教授团队构建了尘肺病中医诊疗康复技术体系,包括中医辨证治疗概要、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尘肺病康复专家共识以及尘肺病中医康复技术手册等,为尘肺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标准化、流程化的方案。李教授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尘肺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为尘肺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025年05期 v.45;No.401 700-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 ]
  • 马云枝基于气机升降理论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不寐经验

    付菊花;康超茹;马云枝;

    马云枝教授认为,不寐的病机较为复杂,肝胆气机升降异常是核心病机之一,肝胆枢机不利,导致阴阳失调,阳不入阴,从而引发不寐,调畅肝胆气机升降出入平衡则是不寐的主要治疗原则。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具有和解少阳,疏肝和胃的功效,能够调畅肝胆气机升降平衡,透达三焦,清热安神,是治疗不寐的有效方剂。马教授临证时善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不寐,并随症加减:邪热郁久伤阴而失眠心烦、目涩、视物昏花者加谷精草、青葙子、合欢花等;胆郁痰扰,见失眠、口苦口干、惊悸急躁、舌暗苔黄腻脉滑数者加黄连温胆汤;瘀血明显者加丹参、赤芍、当归等;夜梦繁多者加珍珠母、桂圆肉、何首乌藤等;口干舌燥、晨起口苦者加栀子豉汤;汗多体弱乏力者加炙黄芪、浮小麦、麻黄根;体困、不思饮食者加茯苓、白术、广藿香、木香、砂仁、神曲、麦芽;大便燥结者则加麸炒枳实、厚朴、火麻仁。诸药合用,使肝胆气机升降平衡,气血阴阳各归其位、各司其能,人体五脏平和,不寐可愈。

    2025年05期 v.45;No.401 706-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叶海敏运用自拟柴附四物汤治疗偏头痛肝郁血虚、气滞血瘀证经验

    李卓燕;赵梦圆;刘叶辉;叶海敏;

    叶海敏老师认为,偏头痛病位在脑,发病涉及五脏,以肝郁血虚、气滞血瘀证多见,核心病机为肝郁气滞,气滞而血瘀,不通则痛,兼有肝血亏虚,脑窍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抑郁、焦虑和睡眠障碍是导致患者偏头痛发作的重要原因,也是偏头痛患者年轻化的主要原因。叶老师根据偏头痛肝郁血虚、气滞血瘀证虚实夹杂的特点,倡导治疗时应注重疏肝养血、通络止痛,兼以理气、祛风,自拟柴附四物汤治疗临床疗效颇佳。肝血不足,魂不守舍,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入睡者,加茯神、远志或酸枣仁汤养血安神,以助睡眠;脾虚湿盛,出现食少,腹胀,便溏,舌苔白腻者,加茯苓、薏苡仁以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风痰上扰,出现头晕,胸闷,恶心欲吐者,合半夏白术天麻汤以化痰熄风;出现胆怯易惊,心烦,口干,苔黄腻等胆胃不和、痰热内扰症状者,合温胆汤以理气化痰、清胆合胃,同时出现心神不宁、失眠多梦,则合十味温胆汤以益气养血、化痰宁心;受风寒湿侵袭,出现颈部僵硬、疼痛者,加葛根、威灵仙以通经活络;出现手部麻木感者,加鸡血藤以舒筋通络;出现畏寒、自汗、盗汗等气虚卫表不固症状者,加黄芪、白术以补气、固表止汗;出现口苦、呕吐泛酸等肝郁化火犯胃症状者,加黄连、吴茱萸以疏肝泻火和胃;出现胸闷呕恶,侧头痛疼痛剧烈且反复发作者,加黄芩加强引药入少阳经之效。

    2025年05期 v.45;No.401 712-7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 程丑夫从气论治风湿性瓣膜病经验

    李霖林;张炜宁;

    气为生命之本,元气的充盈与正常运行是人体健康的保障,疾病的发生与气机异常密切相关,风湿性瓣膜病病位在心包络脉,以心气虚滞为核心病机,继发痰瘀热邪进一步阻碍气机,气虚形凝而成,故从气论治是治病求本的体现。程教授认为,该病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以调护元气、祛邪扶正为主要目的,以益气化痰,清热化瘀为基本治法,方用生脉陷胸汤合丹参饮辨证加减。此外,程教授亦善用意象思维来指导临床用药,对于心脏瓣膜病,常选用木蝴蝶或百合入药;顽痰痈脓者用皂角刺;针对瘀热型血管病变者,选用入心经的忍冬藤在清热疏风活络的同时引诸药入经;瘀血顽疾者,常用虫类药,以虫类走窜搜络之性,祛久稽之邪;凡风证诸疾,痉挛诸疾,常用全蝎;若虚人血瘀,常用土鳖虫,可补虚化瘀。

    2025年05期 v.45;No.401 718-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 周运峰基于“调气安神”学术思想论治失眠经验

    杨涛;王玉霞;马亮亮;周运峰;

    失眠的病因虽多,气机失调为最重要的病机,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周运峰教授结合临床实践和推拿疗法特点,构建头、腹、背三部推拿技术方案,形成独具特色的“调气安神”学术思想,“调气安神”理论以三焦气街为调控核心,强调“整体调气”与“辨证施术”相结合,通过调节三焦气机、交通心肾、调和阴阳来整体治疗失眠,并创新性提出“三焦气街”动态调气网络,调节导致气机不畅的多因素、多方面及多环节的相互作用,通经络调气血以安神志。周教授将失眠分为心脾两虚型、肝郁化火型、痰热内扰型、心肾不交型四种证型,并运用三焦气街动态调气手法辨证论治。

    2025年05期 v.45;No.401 723-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实验研究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升陷化浊颗粒治疗冠心病的分子机制

    张敏;董政委;邢作英;邱伯雍;王永霞;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升陷化浊颗粒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升陷化浊颗粒的活性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及Pubchem获取活性成分的基因靶点。在GSE179789、Gen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OMIM)及治疗靶点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 TTD)获得CHD基因靶点。在Veney 2.1.0数据库获得活性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交集。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运用Cytoscape 3.7.2构建“疾病-靶点-成分”网络图。通过微生信-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可视化云平台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Tools 1.5.6对筛选的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183个有效活性成分,441个活性成分相关靶点。从GSE179789数据集中获得相关疾病靶点273个,GenCards相关疾病靶点1 939个,OMIM相关疾病靶点249个,TTD相关疾病靶点52个,合计疾病靶点2 467个,药物与疾病交集潜在靶点168个。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CYP3A4、CYP1A1、CYP2E1、STAT3、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等靶点为升陷化浊颗粒治疗CHD的潜在靶点。糖尿病并发症中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通路是升陷化浊颗粒治疗CHD的关键通路。GO分析发现类固醇代谢过程是升陷化浊颗粒治疗CHD的生物进程;分子对接表明吴茱萸酰胺甲与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成员(CYP3A4、CYP2E1、CYP1A1)具有较好的结合性。结论:升陷化浊颗粒通过吴茱萸酰胺甲调节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成员(CYP3A4、CYP2E1、CYP1A1)以及糖尿病并发症中AGE-RAGE信号通路干预类固醇代谢的反应进程,从而发挥治疗CHD的作用。

    2025年05期 v.45;No.401 728-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38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5 ]

临床研究

  • 基于隐结构模型结合关联规则探讨遗精“症-证-药”规律

    陈晓宇;周星宇;

    目的:基于隐结构模型结合关联规则探讨遗精的主要症状、证候要素及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自建库以来收录的有效治疗遗精的医案,对文献进行筛选后,运用Excel进行规范化处理。利用Lantern 5.0进行隐结构构建,采用Python对治疗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检索三大数据库后筛选得到139例医案。对症状分布分析发现,出现频次较高的是脉细、眠差、神疲乏力等;用药以牡蛎、龙骨、芡实为主;功效主要是补虚、清热及收涩。构建隐结构模型后分析发现,遗精的证候要素包括热、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湿等,证型包含肾阳虚证、气血两虚证、寒湿困脾证、肝肾阴虚证;治法分为温补阳气、益气补血、清热燥湿利水、滋阴、活血化瘀5种。中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支持度较高的药物组合是龙骨-牡蛎。结论:遗精病位主要在肝脾肾,属本虚标实之证,临证应辨证选取温补阳气、益气补血、滋阴、清热燥湿等方法治疗。

    2025年05期 v.45;No.401 737-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1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筋骨消痛丸外敷联合膝关节脉冲射频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50例

    张慧芳;王勤俭;

    目的:观察筋骨消痛丸联合膝关节脉冲射频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100例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筋骨消痛丸外敷联合膝关节脉冲射频治疗,对照组给予膝关节脉冲射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IL-7R、IL-1β、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 receptor activating factor ligand, RANKL)、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 matrix protein, COMP)、骨保护素(osteopagin, OPG)、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typeⅡcollagen carboxyl end-terminal peptide, CTX-Ⅱ)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屈-伸活动角度、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分、膝关节运动功能Lysholm量表(knee motor function Lysholm scale, LKSS)、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及临床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1、TNF-α、IL-1β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IL-7R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RANKL、COMP、CTX-Ⅱ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OPG高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R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关节活动度高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WOMAC、临床症状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LKSS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骨消痛丸联合膝关节脉冲射频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可抑制炎症因子水平,调节机体骨代谢,减少患者软骨及滑膜损伤,缓解疼痛程度,提高关节活动度及关节功能。

    2025年05期 v.45;No.401 74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真武汤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阳虚血瘀水结型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杜昌鹏;冯涛聚;郭军婷;乔松彦;

    目的:观察真武汤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阳虚血瘀水结型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在南阳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阳虚血瘀水结型CHF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存质量量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 MLHFQ)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NP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BN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F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大于对照组,且治疗组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LHF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武汤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阳虚血瘀水结型CHF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减轻患者心室压力负荷,提高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保护心肌细胞,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促进心脏康复。

    2025年05期 v.45;No.401 749-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失语临床研究

    陶录岭;周先炎;牛耕;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4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失语患者9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语言康复训练配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联合针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波士顿诊断性失语评级(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 examination, BDA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语言功能评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水平,同时比较血清内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 SCFAs)、谷氨酸(glutamic acid, GLU)、γ-氨基丁酸(g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水平。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DAE分级中0级、Ⅰ级、Ⅱ级例数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自发谈话、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书写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各项语言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6、IL-1β、TNF-α低于本组治疗前,BDNF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CFAs、GLU、GABA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高于对照组的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失语,可通过改善患者各炎症因子水平及肠道菌群代谢来恢复患者语言功能,且临床疗效确切。

    2025年05期 v.45;No.401 75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针灸与推拿

  • 骶四针穴针刺联合加味八珍汤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研究

    孙景利;

    目的:观察骶四针穴针刺联合加味八珍汤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9月在濮阳市中医院治疗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中医组给予骶四针穴针刺联合加味八珍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modular questionnairestress-urinary incontinence short form, ICI-Q-SF)评分、尿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速(the maximum flow rate, Qmax)、残余尿量(Postvoid residual volume, PRV)、最大逼尿肌压(maximum detrusor pressure, Pdet.max)及最大膀胱容量(Maximum Cystometric Capacity, MCC)]、1 h尿垫试验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中医组有效率为92.06%,对照组有效率为77.78%,中医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治疗后ICI-Q-SF评分为(4.52±0.55)分,低于对照组的(6.15±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治疗后Qmax、Pdet和MCC水平高于对照组,中医组治疗后PRV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治疗后1 h尿垫试验尿垫重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四针穴针刺联合加味八珍汤治疗压力性尿失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尿失禁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2025年05期 v.45;No.401 761-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 腹部拨筋结合八卦推拿对结直肠腺瘤患者便秘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高雪婷;苏洁;张月;

    目的:观察腹部拨筋结合八卦推拿对结直肠腺瘤患者便秘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2—7月在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镜病房住院治疗的结直肠腺瘤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口服乳果糖,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腹部拨筋联合八卦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初次排便时间、间隔排便时间、72 h排便次数、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炎症恢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54.29%,对照组治愈率为11.43%,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次排便时间、间隔排便时间、72 h排便次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症指标恢复正常率为71.42%,对照组炎症指标恢复正常率为25.7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TNF-α、IL-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拨筋结合八卦推拿可以改善结直肠腺瘤患者的便秘症状,降低炎症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5年05期 v.45;No.401 767-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文献综述

  • 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研究进展

    徐铭阳;姜钧文;

    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治疗尚无统一标准。中医治疗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强调辨证论治,其证型主要有心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阳虚水泛证和气虚血瘀证等,常用中药有益气养心类(人参、黄芪)、温阳利水类(附子、桂枝)、活血化瘀类(丹参、川芎)和利水渗湿类(茯苓、泽泻);常用方剂有真武汤、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等,此类药物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利尿剂敏感性。但目前的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首先,缺乏以终点事件为疗效指标的远期预后研究,且缺乏中药治疗HF利尿剂抵抗的机制研究;其次,现有中医药临床研究多为小规模、小样本研究,且临床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体系方面缺乏系统中医诊疗规范,疗效缺乏统一评判标准。未来应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等方法,验证中医治疗利尿剂抵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制定中医诊疗指南,为充分体现中医药治疗优势提供理论基础及科学依据。

    2025年05期 v.45;No.401 772-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7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 糖基化终产物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概述

    陆依萍;马迪;段凤梅;段秋言;陈龙满;王霞;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在其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AGEs通过多种途径导致肾脏损伤,包括直接损伤、与RAGE受体结合、促进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促进纤维化和足细胞损伤等,有可能成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标志物。现有研究表明,针对AGEs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抑制AGEs的形成和拮抗AGEs受体,包括氨基胍、植物成分、ACE抑制剂、sRAGE、抗RAGE抗体等。此外,抗氧化剂、改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等干预策略也有助于减轻AGEs的负面影响。目前,作用于AGEs的药物在动物实验中均取得较好效果,但在临床试验中的结果却不如人意,今后,需更深入研究AGEs的相关机制以加速临床药物的研制。其次,中医辨证分型尚缺乏统一标准,治疗方法个体差异性较大,需从中医理法方药理论体系着手,建立一套公认的辨证分型方案,加强对个体差异、疗效标准的研究及规范。再者,单纯依赖药物治疗可能无法全面解决AGEs相关疾病的复杂性,通过配合生活方式的干预将能更有效应对AGEs相关的疾病。未来的研究应聚焦于AGEs的临床应用及其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可行性,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

    2025年05期 v.45;No.401 778-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19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血管再生机制探讨中西医治疗膝骨关节炎

    LE Thi Quynh;蔡永刚;任花梅;李玮琦;周友龙;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是常见的关节疾病,以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关节边缘的骨质增生为主要特征。当关节炎发病时,软骨下骨中破骨细胞活跃,骨重塑增加,软骨下骨板通透性增加,血管侵入软骨,出现血管新生,进而加剧炎症反应和软骨退化,加速膝骨关节炎的进展。基于血管再生机制,抑制软骨中的血管新生是目前的研究方向,通过阻断异常血管新生的过程,可保护关节腔内的稳定状态、减少促炎介质的释放、分解代谢酶的降解及调节生长因子的产生来延缓软骨破坏和退化的过程并且保护软骨自修复的环境、减轻滑膜炎症及疼痛。但目前的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1)机制复杂性:血管再生与KOA之间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血管新生、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周围炎症等多因素交织,使得精准干预变得复杂;(2)生物标志物缺乏:目前尚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的生物标志物来准确评估血管再生的活跃程度及KOA的进展阶段,限制了个性化治疗策略的制定;(3)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靶向抑制血管再生的药物可能带来全身性不良反应,如影响正常组织的血液供应,导致伤口愈合延迟或其他器官功能受损等;(4)长期疗效与安全性:尽管短期临床试验显示疗效确切,但长期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进一步验证,包括是否会引发耐药性或疾病反复发作等问题;(5)中西医结合的标准化:中西医结合治疗虽显示潜力,但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南,不同医生的处方差异大,影响了治疗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今后,应深入研究血管再生与KOA的相互作用机制,寻找并验证血管再生相关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建立中西医结合治疗KOA的标准化指南,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验证中西医结合治疗KOA的疗效和安全性。

    2025年05期 v.45;No.401 788-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 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进展

    汪满意;

    瓜蒌薤白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具有通阳宣痹、宽胸散结之功效,是治疗上焦阳虚、痰浊痹阻型胸痹的经典方剂,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尤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具有显著疗效。本研究在深入研究瓜蒌薤白半夏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不足:(1)临床试验方面:许多临床研究存在样本量小、量化性差、科学说服力低等不足,且临床对药物疗效的判定尚无统一标准,因此,在未来的临床研究中,临床工作者需要引进循证医学手段并进行远期疗效观察,可结合人工智能,建立大型数据库,开展大数据筛查及靶点预测,开展大规模、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2)实验研究方面:心肌缺血动物实验模型与中医辨证理论下的“病-证”模型并不相符,未来在中医“证型造模”方面需进一步研究,以及在药物各成分剂量、毒理学等方面应进一步深入精准研究,以规范本方适应证提供科学依据;在药理学方面,可进一步在细胞、分子、基因层面开展深入研究。

    2025年05期 v.45;No.401 796-8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2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 中西医肺康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的应用现状

    李坤淋;沈查;凌雅;邓红艳;陈美玲;贺伟;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治疗过程中,肺康复扮演着关键角色,尤其在慢阻肺稳定期,肺康复能够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减轻呼吸道症状、提高活动耐量及生活质量,并有效降低住院率和病死率。中西医肺康复治疗技术各有特色,西医肺康复包括药物、氧气治疗、呼吸运动训练、健康管理等,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运动耐力;中医肺康复包括运动功法、针灸推拿、穴位贴敷、中药内服等,亦能取得很好的疗效。目前,慢阻肺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关于慢阻肺患者采用肺康复治疗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肺康复是一个长期治疗过程,大多患者由于认识不够未能坚持;肺康复技术操作未形成统一规范标准;地方医院对肺康复技术重视不够且未能推广;缺少相关临床试验及作用机制研究。因此,未来需要大样本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探索肺康复治疗慢阻肺的作用机制,以便更好地因人制宜开展选择肺康复技术;积极宣传推广肺康复,让更多的患者、医务人员认识其重要性,并付诸实践,以期让更多慢阻肺患者能够获益。

    2025年05期 v.45;No.401 803-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7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 《河南中医》稿约

    <正>《河南中医》(CN 41-1114/R,ISSN 1003-5028)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第一批科技类学术期刊,以探讨中医理论、报道临床经验、发表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发展中医事业做贡献为办刊宗旨。读者对象为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的科学研究、教学及临床工作的专家学者。本刊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设有“仲景学术”“经方研究”“理论研究”“杏林青苗”“时疫论治”“经典名方信息考证”“历代名医及其著作”“名老中医经验”“中原医学流派”“实验研究”“临床研究”“针灸与推拿”“文献综述”等栏目。

    2025年05期 v.45;No.401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4K]
    [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