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

论著

  • 《黄帝内经》成书基础和形成别识

    余自汉;

    《黄帝内经》的原始雏型是一些既无作者名又无书名的禁方书,相当于马王堆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张家山出土的《脉书》等,是战国初期的著作。公元二世纪左右大约是齐国士大夫、医家将禁方汇集形成了"黄帝、扁鹊之脉书"。公元前6年左右侍医李柱国校勘、整理出《黄帝内经》、《外经》和《扁鹊内经》、《外经》等著作。将校勘、整理后的《黄帝脉书》,命名为《黄帝内经》、《外经》的人,可能是著《别录》的刘向。

    1992年03期 v.12;No.v.12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206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6 ]

临床探讨

  • 试论酒毒阳痿

    陈仲藩;

    酒有湿、热二性,湿性伤阳,热性伤阴。若恣饮无度,势必蕴蓄化毒,滋生痰火,瘀血湿热,■害脏腑,逆乱气血,使宗筋失养,阳事痿而不用。文章着重探讨了酒毒阳痿的病理基础,治疗上主张应以清利湿热、化解酒毒为首务,并提出化解酒毒当首重脾胃。

    1992年03期 v.12;No.v.12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5 ]

张仲景学术思想探讨

  •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研究概述

    魏雪舫;陈忠琳;

    <正> 仲景之书,历来以宋本为主,然传世尚有抄本、古本、别本,因真伪莫辨而问津者甚少。考证版本真伪固然重要,但不可否认抄本等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米伯让先生说过:"首先应该以说理真实,应用有效为辨别之关键。即或非仲景手稿,亦无关宏旨。"对仲景之学,也有人提出:"不专限在版本考证和条文疑阙方面下功夫,而贵在从实践上去研究验证。"这些看法无疑是正确的。本着以上精神,现就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发现以及近10年来的研究概况作一简述。

    1992年03期 v.12;No.v.12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289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15 ]

经方实验录

  • 附子粳米汤妇科运用举隅

    夏先福;

    <正> 附子粳米汤出自于《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篇》第10条:"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笔者本着异病同治的原则,在运用时略作加减,治疗女科诸疾,每获良效,现举数例如下:

    1992年03期 v.12;No.v.12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08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8 ]

实验研究

  • A 型行为与五态性格的相关性

    丁铁岭;林平;程万里;汤小京;申杰;

    <正> A 型行为作为冠心病的一个独立的易患因素已被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实,与此同时,人们还发现高血压、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均与 A 型行为模式密切相关,A 型行为量表也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国内一些学者曾提出 A 型行为与中医气质学说中的阴阳五态性格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尚未得到调查与实验研究的证实。我们在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心理因素时,发现肝癌与非肝癌的恶性肿瘤病人的 A 型行为与五态性格有着比较一致的相关性,现将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1992年03期 v.12;No.v.12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55 ] |[引用频次: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3 ]

临床报道

  • 兴阳丹治疗阳痿239例疗效观察

    乔振纲;吴燕燕;乔艳贞;乔保钧;

    笔者以乔保钧主任医师家传秘方为基础自制兴阳丹(散剂装胶囊内服)配合性感集中训练、自我康复锻炼、西药等治疗阳瘘239例,观察分析了病程、年龄、病因类型与疗效的关系,认为病程3年以下治愈率较高,年龄似与治愈率无关,病因为性腺不全者效果最差。综合结果显示有效率达91.7%。

    1992年03期 v.12;No.v.12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3 ]

名医经验

  • 王为兰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李文方;卢海涛;朱巨才;

    <正> 王为兰是北京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年少时承师于北京名医李少轩,1934年毕业于北平国医学院,年甫26岁行医济世,从事中医工作50余载,在中医理论方面,造诣颇深,临床经验丰富,尤擅内科痹证。笔者从师王老,受其熏陶,受益非浅。现录其点滴以窥王老学识与治疗经验之一斑。

    1992年03期 v.12;No.v.12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217 ] |[引用频次: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3 ]

杏林苗圃

  • 君相二火探微

    丁建国;余月娟;

    <正> 五行各一,惟火有二。二火者,一日君火,一日相火。《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此乃君相之始称。自王冰为之注疏起,历代医家多有发挥,然其说各异,虽自有其理,却令后学者生多歧亡羊之惑。然则君相二火究竟为何物?

    1992年03期 v.12;No.v.12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91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2 ]

  • 粘液性水肿临床辨治体会

    李书香;耿宏伟;

    <正> 粘液性水肿系甲状腺机能减退所致的一种内分泌系统疾患。临床以高度肥胖肿胀,非凹陷性水肿为主要特性。相当于中医学中"气肿""痰肿""水肿"之范畴。发病年龄组以妇女更年期多见。起病隐匿,病程缓慢。治疗棘手。笔者几年来,对于本病的治疗,常采用理气、祛痰、活血、通腑等法,以理气为主,祛痰、活血、通腑为辅。现分述如下。

    1992年03期 v.12;No.v.12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0 ]
  • 妇女更年期证治五法

    汪萍;邵丽黎;

    <正>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生殖生理变化和植物神经系统机能紊乱的症候群。祖国医学认为此病证的病机缘于肾气。妇女年近五十,肾气渐衰,天癸将竭,冲任虚衰,精血不足,阴阳失调,经脉失濡,进而导致其它脏腑功能紊乱,而出现心肝脾肾诸脏功能不协调的病理变化,使之阴虚阳虚,或肝脾肾虚,或气血不和,痰瘀相结等病证皆出。笔者多年来,在临床中运用中医辨证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近百例,屡治屡效,归纳为五法,现介绍如下:

    1992年03期 v.12;No.v.12 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3 ]
  • 仲景“气上冲”证治辨析

    刘盛斯;

    <正> "气上冲"证候临床颇为常见,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对其论述较为丰富,但因散见于各篇,尚乏系统研究,不利于临床应用,故本文对仲师有关"气上冲"证治的论述,从证候特点及降气平冲治法两个方面,辨析于后,舛谬之处,尚祈指正。

    1992年03期 v.12;No.v.12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8 ]
  • 中药原植物浸制标本新突破

    刘若庸;王中会;刘幼娜;

    <正> 本刊讯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是临床安全、准确、有效用药的保证。全国多数中医药院校在教学中,仅使用腊叶标本,腊叶标本呈压干的、枯黄色的平面状,即使认真的解剖观察,也难以见到其性状特征的本来面目。浸制标本恰恰在这些方面能表现出它的独特优越性。中药原植物浸制标本的制作,是将鲜标本通过杀生固定使植物体细胞尽早停止生命活动,同时使其在色泽、质地、形态等方面与自然生长时的鲜活状态相似,然后转入保存液中封蜡保存。这种标本便于学生准确地掌握中药的鉴别特征。

    1992年03期 v.12;No.v.12 11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0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5 ]
  • 试述《伤寒论》方剂扩大运用的发展趋势

    张志宏;

    《伤寒论》六经辨证贯穿着八纲又联系着脏腑,为该论方剂的扩大运用提供了可能性:它的一整套方剂不仅体现了汗、吐、下、温、清、补、消、和八法,适用于各种疾病,而且方剂蕴意深奥,一方多能,功效广阔,为后世扩大运用《伤寒论》方剂提供了理论和临床依据。

    1992年03期 v.12;No.v.12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3 ]
  • “回春骨刺膏”治疗颈椎骨质增生174例临床总结

    李振春;谢有良;王东琦;李振举;李振国;

    <正> 颈椎骨质增生临床常称为颈椎病,多发于中年及其以上人群,本组门诊病例174例,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经使用"回春骨刺膏"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3.68%,现将结果与方法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全部系门诊病例,其中男100例,女74例,女男之比为1:1.35。发病年龄最小28岁,最大60岁.平均发病年龄4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9年零2个月,平均病程为5年零3个月。以肾气亏虚型最多为91例,占52.30%,且病

    1992年03期 v.12;No.v.12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9 ]
  • 运用小柴胡汤治疗妇人热入血室160例

    李智芬;吕振松;

    <正> "热入血室"首见于张仲景《伤寒论》中。本病的主要特征为:妇人中风,恰逢经水适来或新产之后,发热恶寒有时,热甚则发谵语,如见鬼状,经水复断,伴少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色淡黄,量多,味腥臭,为其特点。笔者从1980年12月~1990年12月,10年来观察治疗"热入血室"病人160例,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992年03期 v.12;No.v.12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68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2 ]
  • 胆胀运用温药的体会

    张反修;任昌伟;

    <正> 《灵枢·胀论》描述"胆胀"的症状:"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颇类似现代医学胆囊炎、胆道感染及肝胆石症的临床表现,本文就温药在胆胀中的运用略陈管见。1 胆胀急性期急性胆胀的形成原因虽有情志不舒,饮食失节、寒温失调等不同,但其湿热内蕴的病机则一。所用清热祛湿之剂大多苦寒,配用温药一可辛开温散防寒凉冰伏,二可充当反佐,监制苦寒,以免格拒不受。常用药物有桂枝、干姜、吴茱萸等。

    1992年03期 v.12;No.v.12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7 ]
  • 论“伤寒多感太阳,温病多起阳明”

    王玉生;

    该文论述了清·杨璇的"伤寒多感太阳,温病多起阳明"的理论。杨氏认为:伤寒初期多系太阳受邪的表证,温病初期多是阳明受邪的里证,因此治疗伤寒太阳表证宜发散表邪为主,忌吐、忌下、忌清里;治疗温病的阳明里证宜清里为主,而不宜发散。

    1992年03期 v.12;No.v.12 126+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8 ]
  • 复方川楝皮汤治疗胆道蛔虫病167例疗效观察

    卢书山;

    <正> 胆道蛔虫病是由肠蛔虫钻入胆道使胆道及oddi 括约肌痉挛致上腹剧痛为常见急症。我院试用复方川楝皮汤治疗167例,收到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于下。1 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发作期均有剑突下或稍左上腹钻顶或刀割样阵发性绞痛,弯背曲膝,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辗转不安,向肩背放射。伴呕吐者139例占83%,呕出蛔虫者35例占21%,深压及反跳痛97例占58%。间歇期轻或如常人。体温、白细

    1992年03期 v.12;No.v.12 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6 ]
  • 下肢瘀症2例治验

    葛玉平;牛俊荣;王永民;

    <正> 例1 张某某,女,58岁,工人,于1990年3月就诊。主诉:右下肢瘀血肿胀5天。有高血压,冠心病史,经常服降压药,一月前因右下肢胀硬而停服。他医按"痹症"治疗(用药不详),症状不减。5天前右下肢又现肿大发胀、瘀血斑块,膝关节发硬,活动不便。患者形体肥胖,右下肢明显肿大,多处呈丝缕样紫色斑纹及瘀血块,

    1992年03期 v.12;No.v.12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8 ]
  • 男子性功能障碍验案2则

    袁保卿;

    <正> 1 不射精症陈某,男,32岁,某厂炊事员,于1981年6月15日来诊。自述婚后7年无子,屡治无效,结婚数年来每同房时阴茎勃起正常,性交可长达1小时以上而精液点滴不出,平时有腰部疼痛,每月遗精1~2次,但无头晕、乏力之感,体胖身壮,追其腰痛原因有从高坠下跌伤史,舌体肥胖而暗,苔薄而润,脉缓滑。综观上述症状,证属脾虚湿盛,瘀血阻络,治以健脾渗湿,活血通络,佐以安神定志之品,处方:白茯苓30g,广陈皮10g,建泽泻20g,薏苡仁30g,紫丹参30g,

    1992年03期 v.12;No.v.12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6 ]
  • 脊背皮肤针加走罐治疗慢性泄泻50例

    王月敏;丁庆兰;

    <正> 治疗慢性泄泻方法很多,但脊背皮肤针加走罐治疗还未见报道。笔者自1989年10月至1990年11月共治疗慢性泄泻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50例中,男43例,女7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68岁。18~30岁9例,30~50岁26例,50~68岁15例。其中脾虚型泄泻24例,肾虚型泄泻16例,肝脾不和型泄泻10例。2 治疗方法

    1992年03期 v.12;No.v.12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99 ]
  • 清咽合剂治疗咽喉急症278例

    任为;张玉亭;

    <正> 1 一般资料本组278例,其中男117例,女161例,年龄最大者63岁,年龄最小者1岁8个月,其中风热乳蛾114例,急喉痹114例,急喉瘖47例,急喉风3例。2 治疗方法2.1药物组成二花20g,冬凌草20g,桔梗15g,山豆根20g,玄参80g,僵蚕15g,赤芍15g,薄荷15g,黄芩15g,浙贝15g,甘草10g。2.2制备方法将上述药物先浸泡24h,加水适量煎煮3次,每次0.5h,(第一次收集挥发油

    1992年03期 v.12;No.v.12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3 ]
  • 临床治验一得

    张绍渠;张家儒;郭建平;

    <正> 苑某,男,67岁,农民,1986年4月17日就诊。患者于一月前,因家庭琐事生气未解,渐感胸闷不舒,时有心烦。一日夜,两手抱於胸前熟睡,突然惊醒,发笑不止。一会儿无意中用手抚摸胸前区,先后发现两侧乳房外侧方,各有一鸡蛋大的疙瘩,手一碰即笑,曾在附近几处医疗单位求医治疗,给谷维素、维生素 B_1、安定等药无效,特来求治。

    1992年03期 v.12;No.v.12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76 ]
  • 针刺三孔穴治疗三叉神经痛49例

    吴奇方;

    <正> 笔者近10年来以三孔穴为主,治疗三叉神经痛4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在49例中,男性26例,女性23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10岁。其中以40~60岁为多,占23例,从三叉神经患支来看,第一支为17例,第二支6例,第三支3例,第二、三支合并为病者23例。病程最长者3年,最短者2天。

    1992年03期 v.12;No.v.12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97 ]
  • 复方蛋黄油治疗口疮

    郑平;郑敏;

    <正> "口疮"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口腔疾患。以口颊、舌面、上腭、齿龈等处发生溃疡为特征。自1987年以来,我们采用复方蛋黄油涂抹的方法治疗口疮36例,取得显著疗效。1 治疗方法取鲜鸡蛋4—6枚,煮熟、煮老,取黄放入干净的铁勺或铁锅中压碎,文火干炒,炒至变黑出油,稍冷却后将其倒入小玻璃瓶内,然后加入珍珠粉0.9~1.2g,拌匀后备用。涂抹前先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每日3~4次。涂3~5次即见明显效果,局部炎性反应及疼痛减轻,溃疡面

    1992年03期 v.12;No.v.12 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1 ]
  • 桃核承气汤治疗卵巢囊肿伴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

    徐小林;

    <正> 南某,女,38岁,农民,1988年10月5日初诊。4年前行引产、扎管术,术后就经常痛经,月经量多。先后曾按"附件炎"、"痛经"等病治疗,时有见效,但易反复发作。近2月来,常感少腹刺痛,尤以两侧为甚,经来加重,屡经治疗,病无好转。妇查:外阴:经产式,阴道通畅,官颈Ⅱ度糜烂,子宫略大,右侧宫角稍凸起,活动尚可,压痛(+);附件:未及包块,压痛(+);B 超:子宫大小为6.6×5.7×5.1cm,形态尚规则,边界清,内部回声均匀;于左侧附件区可见3.7×3.7cm 之肿块回声,肿块内为液性暗区,并

    1992年03期 v.12;No.v.12 13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6 ]
  • 甘草泻心汤加味治疗白塞氏病21例

    王丽娜;

    <正> 白塞氏病相似于中医的狐(或虫)病。《金匮要略》对此病作了具体论述,认为由感染虫毒、湿热不化引起。治疗用甘草泻心汤清热解毒,安中化湿。余在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以此为指导治疗21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1992年03期 v.12;No.v.12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07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4 ]
  • 承气汤类方治疗骨伤科疾病继发腑实证的临床体会

    王广智;阎凯;

    <正> 笔者多年来用承气汤类方治疗骨伤科疾病继发的胃、肠、膀胱等腑实证,每获捷效,兹将临床应用情况及体会简介于下。1 胸腰椎骨折继发肠麻痹《素问·缪刺论》记载:"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胸腰椎骨折,多由堕坠引起,骨骼损伤,脉络破损,瘀血留滞腰脊,阻塞气机,气机不通,最易出现脘腹胀满,人便不通的里实证。常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烦躁,不眠,甚至出现谵语、躁扰等急重症象。急则治其标,必须"先饮利药",予以攻里通下,疏通气机。证虽重笃,但往往用承气汤一下而诸症全消。

    1992年03期 v.12;No.v.12 13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6 ]
  • 刘渡舟教授临床验案四则

    张清苓;

    <正> 刘渡舟教授擅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杂证,每以辨证准确,用药精当而收出奇制胜之功。吾随师习医数年,深感先生临证治病不执一端,抓住主证则他证迎刃而解,机圆而法活,叹为妙用。今择随师临诊所录验案四则,以飨同道。

    1992年03期 v.12;No.v.12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503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2 ]
  • 李培生医方治验选介

    李家庚;

    <正> 家父李培生(1914~),字佐辅,湖北汉阳人。世代业医,幼承庭训,专习岐黄。行医60余载,擅内伤杂病,兼及妇外科。长用经方,师古不泥:贯用时方,变通自如,有不少著作问世,今选其晚年所著李培生论医集(尚未公开出版)新方二首,略加整理,公诸于世,以飨同道。

    1992年03期 v.12;No.v.12 139-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93 ]
  • 《串雅内外编》外治法应用举要

    李志安;田雁华;

    <正> 《串雅内外编》系清代医药学家赵学敏所辑著,是我国走方医经验的汇编。书中外治法的内容丰富,方法多样,对外治法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中许多方法至今仍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挖掘、整理,使其在防治疾病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现举其要介绍如下。

    1992年03期 v.12;No.v.12 14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3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3 ]
  • 大黄牡丹汤临床新用概述

    李发枝;葛群生;

    <正> 大黄牡丹汤,首载于《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篇,原方由大黄四两、牡丹皮一两、桃仁五十个、瓜子半升、芒硝三合所组成,为治疗肠痈的名方。本方不仅应用于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进而扩展到治疗急性蜂窝

    1992年03期 v.12;No.v.12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98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8 ]
  • 《中医新知识辞典》辞条选登

    《中医新知识辞典》是历史上第一部关于中医新知识的辞典。谈辞典对1840年以来中医药研究和发展中形成、吸收、应用的新词汇进行了普查、筛选、审定,对较成熟的新词汇作了理论总结和规范化解释,包括基础理论、临床各科、中药方剂、中西医结合以及相关的多学科知识,具有词汇新、知识性强、信息量大、切于实用的特点;其词名有汉英对照,并附多项资料性附录,具有多种查阅功能。该辞典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工具书,中医多学科研究的知识库,填补了中医工具书的一项空白,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将于最近出版。本刊征得编者同意,选登其部分辞条,以飨读者。

    1992年03期 v.12;No.v.12 147-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85 ]
  • 中国中医药学会1992年工作计划

    <正> ~~

    1992年03期 v.12;No.v.12 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4 ]
  • 下载本期数据